廿项合作重点

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项目建设方案

 

一、  项目名称

智慧财经专业群高素质技术技能紧缺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

二、  合作企业

中联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三、指导机构

全国财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四、总体设计

(一)合作领域

围绕智慧财经产业生态体系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数字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面向职业院校优质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特色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对标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瞄准人才培养供给侧跨专业、复合型趋势,中联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集团)在智能财税、智能审计、智能评估、智慧企业管家、数据营销、智慧金融、大数据财经应用、大数据人才测评与发展等现代财经服务高端领域,与院校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基于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群)共同培养智慧财经专业群高素质技术技能紧缺复合型人才。

(二)任务目标

三年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不少于300所优秀高职和中职院校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智慧财经产业学院”不少于100家,共建生产性、社会服务性“智慧财经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不少于200家;共建“智慧财经师资培训基地”不少于50家,与全国不少于30家职教集团共同开展实体化运作。

(三)预期成果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智慧财经产业学院”,共同制定创新性、引领性财经商贸大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高水平、专业化、生产性、社会服务性“智慧财经产教基地”,引入智慧财经产业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开展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同时面向社会提供智慧财经专业服务与职业培训,培养适合智慧财经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紧缺复合型人才较大幅度提高合作院校的综合竞争力和办学特色,较大幅度提高校企深度合作水平。在数字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更好的支持“中国制造2025”,为互联网+”、“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具体目标如下:

1.培养不少于60000名智慧财经高素质技术技能紧缺复合型人才。

2.培养不少于1500名厚理论、重实践、精业务的智慧财经双师型骨干教师。

3.为全国2500家企业提供智慧财经高端专业服务。

(四)合作学校数量和主要专业

三年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不少于300所优秀高职和中职院校开展合作,合作专业主要包括财经商贸大类里的财务管理、会计、金融、审计、资产评估、企业管理、营销、文秘等相关专业,以及软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专业运用于财经领域。

(五)企业总体支持情况

中联集团组建专门机构,承接校企深度合作项目任务,协调中联集团内部及旗下各专业公司,拟向每所合作院校提供中联集团独有的产业资源、企业业务平台、行业真实数据、行业高端师资等提升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紧缺的产业内容与环境,同时投入相应资源将产业内容教学化,打通教学与生产性实践、社会性服务环节的衔接。具体相关投入将依据合作院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与专业设置详细制定。

(六)项目建设周期

在院校完成基础建设后,人才培养拟以5年培养3届学生为期,校企共同推进。

五、项目内容

(一)智慧财经产业学院

智慧财经产业学院项目合作方向

合作重点领域

具体合作内容

1.智能评估技术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2.智能审计技术技能现代化人才培养工程

 

3.智能财税技术技能新型人才培养工程

 

4.智慧企业管家技术技能亟需人才培养工程

传统财经商贸大类相关专业改造升级

针对传统财经商贸大类相关专业进行改造、升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吸引和帮助更多的院校参与到智慧财经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与专业改造升级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中来。

共建智慧财经特色高水平专业群

基于智慧财经产业生态体系,按照“产业催生岗位,岗位衍生专业”的组群逻辑,通过依托中联集团在智能财税、智能审计、智能评估、智慧财经管家等方面的产业资源将财经商贸大类的多专业进行智慧财经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的共建,推动交叉专业融合和专业群建设,跨专业技术集群合作项目,校企攻关重大课题。

协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通过对智慧财经新产业与新业态的分析,与院校共同制定引领性的智慧财经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真实企业案例融入教学内容、推进课程对标企业智能财经生态体系岗位新需求,开发特色课程,形成满足符合新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支持推进智能财经教学内容和特色课程创新,以实现校企联合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加强课程模块化建设,植入1+X证书课程模块,做实实践教学平台、实训基地、实践课程一体化建设工作。更新前瞻科技课程,产业技能课程,增加智能财经、数据营销课程。

高技术技能紧缺人才能力培养

探索“大智物云移新技术背景下的智慧财经人才培养”,引入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提供工作任务导向的、面向真实业务场景的教学资源和实习实训平台,实现互动、开放、共享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

师资培养中心建设

帮助院校建立智慧财经双师型师资队伍,扩展教师智慧财经的知识和思维,为合作院校打造和培养基于“互联网+”环境下智慧财经专业群体系建设,进而动态优化和提升院校专业群体系建设以及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提高专业群建设能力和教学质量。具体面向师资两大类培养:理论提升工程和实践能力提升工程。

共建智慧财经产教基地

共建智慧财经产教基地的目的在于引入真实企业业务场景,立足于财经商贸大类相关专业间的有机衔接,将真实高端财经服务业态通过新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引入校园开展产教融合,将专业教学与真实财经业态进行生态对接,将经济规律和教学规律融合创新,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课堂、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直至毕业生职业发展全过程,建设专业群特色鲜明的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产教基地实践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从而提升专业群产教融合育人水平。

(二)智慧财经产教基地

智慧财经产教基地项目合作方向

合作重点领域

具体合作内容

1.智能评估技术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2.智能审计技术技能现代化人才培养工程

 

3.智能财税技术技能新型人才培养工程

 

4.智慧企业管家技术技能亟需人才培养工程

共建智能财税共享服务中心

建设社会化智能财税共享服务中心和集团化智能财税共享服务中心,满足学生了解真实工作环境、掌握产业升级条件下真实业务处理技能,掌握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零距离就业。另外借助“互联网+智能财税服务平台,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业财税一体化专业服务。

共建智能财税咨询服务中心

建设智能财税咨询服务中心、智能财税咨询服务企业级平台,满足财经商贸大类相关专业实践,承接企业和个人税务、金融咨询业务,增强院校与区域产业融合;从开拓院校社会培训服务领域提升院校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拓展院校就业渠道和路径;增加学生专业与职业的无缝连接。

共建智慧管家企业服务中心

为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日常运营、资本运作等全流程服务,培养学生跨专业全流程服务能力,精通企业诸如审计、汇算清缴、年检、绩效考核等基本业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提升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的运营效率,了解如何制定企业投融资战略并有效监督战略落地,熟悉企业依托资本市场提升价值的各种手段和方法,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维护利益相关者利益。

共建智能审计共享中心

共建“智能审计共享中心”,实现教学与工作同步,变革式创新财经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同时通过校企共建智能审计共享中心,将专业优势和中联集团全国113家分支机构的优质资源、优质客户和业务引入学校,把社会经济中的真实场景任务项目搬入校园,真正让老师与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参与到实际工作中,通过真实的案例及数据,场景模拟,真正掌握智能化审计工作。

共建智能评估共享中心

以“互联网+资产评估”为服务核心的资产评估综合服务平台,帮助标的企业、评估机构提升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流程和企业价值精度。智能评估中心采用大数据、云计算方式,建设资产评估全业务流程支撑平台,提升资产评估相关专业实践性教学和实习实训水平,通过智能评估中心,使学生掌握智能科技和数据处理在资产评估中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提升学生“互联网+资产评估的思维及操作能力。

共建大数据财经认知与应用中心

引入中联财经大数据,建设质量诊断、监控和评价平台、以多元资产大数据分析业务为案例的学习与服务中心,培养学生为企业开展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清洗,数据建模,实现价值发掘和获取的能力,帮助中小企业提升财务决策能力。

共建数据营销中心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对营销人才的变化要求,促进传统营销专业改造升级,推动数据营销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共建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心

让金融、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学生学习从财务维度分析上市公司,了解上市公司综合业绩评价体系,掌握利用财务数据分析上市公司,从综合业绩评价全面比较评价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能力。

共建创新创业中心

双创教育、双创实践、双创服务

引入创新创业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定期开展不同层次职业技能竞赛,举办企业家讲堂,通过八位一体的产创融合平台实践实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共建智慧财经社会化服务中心

1.满足社会需求,开展高层次社会培训。充分发挥专业群优势,引入中联集团相关培训资源,校企合作共同开展不同形式社会培训。

2. 服务区域经济,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引入中联集团相关业务资源,使专业群社会服务实现从知识传授向技术支撑服务转变,服务方式从广度向深度发展。

 

(三)智慧财经师资培训基地

智慧财经师资培训基地项目合作方向

合作重点领域

具体合作内容

1.智能评估技术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2.智能审计技术技能现代化人才培养工程

 

3.智能财税技术技能新型人才培养工程

 

4.智慧企业管家技术技能亟需人才培养工程

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中心

1.成立案例研发工作室,落实课题研究、企业案例库开发、经验分享交流等具体项目,使专业群教师与企业导师在交流合作中互助互补,由中联集团开放企业案例库,共同建设创新型“智慧财经教学案例库”;

2.引入中联集团企业讲师进校园及项目实践案例等核心课程,包含脱敏项目实践案例及知识文档等,让企业导师更好理解教学需求,提高教学水平与能力;

3.由中联集团提供企业文化系统、专业技术体系、项目实践案例、员工培训评定体系,共同建设专业群“双师型”师资培养体系、认证体系

4. 按照名师标准,打造一批具备专业性、创新性、示范性的教学名师

5.共同组织教师承接国家级、省级相关课题、产业研发项目等,提升教学科研能力。

共建“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中心

“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中心贯穿理论学习和项目训练。

1.理论学习由院校老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教授创新融合性课程,形成双师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通过观摩企业教师授课过程,互鉴互学,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水平。

2.项目训练每年组织院校“双师型”教师在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4周(不低于160课时)项目训练。由中联集团企业专家带领参训教师完成项目部分内容,以加强教师对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解。打造教师顶岗实践基地,满足职教20条中“双师型教师”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要求。

共建名企研修中心

名企研修是在理论和实践项目训练后,由中联集团安排院校教师每年假期参与1周(不低于40课时)的名企研修,通过参观,理解企业业务和社会微观基础的运行,增强对社会经济实际的认知。

(四)职教集团实体化运营

以中联集团在市场资源利用和整合方面的独特优势,与有关院校合作,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多方共赢、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推动职教集团实体化运营,在强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主要包括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双师型师资共享、产教基地共享、共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慧财经共享服务等。

六、项目实施与管理

通过组建项目管理委员会、人才培养专家组、技术保障组、定期召开交流会等,保障项目实施和人才培养质量。

1.项目管理委员会

由财指委、中联集团、合作院校代表组成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总体设计、工作统筹、规划实施、进度把控、质量监管、成果分析等。

2.融合人才培养专家组

由院校专家、行业专家组成,承担项目咨询、规范制定、项目遴选、工作指导、建设评审等专业工作。

3.技术保障组

中联集团依托总部研发中心和旗下18家专业服务公司以及遍布全国的113家分支机构,为项目执行过程中各职业院校提供智慧财经产业学院、智慧财经产教基地、智慧财经师资培训基地、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提供方案、实施和技术保障服务。

4.定期交流会

根据合作开展的需要,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针对所有合作院校的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教学资源分享交流会和教学模式创新交流会,确保项目运行高水准高质量。

七、合作学校遴选条件

(一)参与合作职业院校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申请

1、国家级示范职业院校;

2、国家级骨干职业院校;

3、国家优质校建设单位;

4、高水平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5、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6、骨干专业至少一个、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至少5个;

7、学校具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及以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以上,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以上;

8、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9、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单位;

10、省级实训基地建设至少5个,有产教融合基础,设备总值2.5亿元以上,在校规模6000人以上;

11、有国际合作办学基础,学生就业率在90%以上;

12、其他双方一致认可的条件。

(二)参与合作职业院校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方可申请

1、申请院校需为合作项目准备不少于200平米的场地面积

2、申请院校需为合作项目储备2名以上专业教师,且教师拥有合作专业实践课程授课经验,每年至少有1名以上教师能参与企业项目实践。

3、相关专业每年累计招生人数不低于100人。

4、申请职教集团实体化运营合作的院校,须是该职教集团的理事长单位。

八、其他

1.本合作项目要求院校所匹配满足教学需要的独立场地、专用平台软件、设备等,均不限定品牌与厂商。

2.在双方自愿基础上,中联集团将与入围的合作院校逐一签订校企合作协议。